C114通信網  |  通信人家園

 
2025/4/21 14:22

從“鑰匙串”到“數(shù)字鑰匙”——中軟高科引領智能身份證卡識別新變革

C114通信網  

曾經,腰間掛滿鑰匙是中年人的“標配”;如今,中軟高科通過人證核驗技術,將公交卡、社?、護照等整合為“數(shù)字鑰匙”,僅需一部手機即可通行無阻。中軟高科不僅占據(jù)新疆人臉識別市場60%份額,更以自主研發(fā)打破國際壟斷,將證卡識讀技術實現(xiàn)重點突破,比如護照識讀儀,一舉打破了國外巨頭的長期壟斷,價格從3萬元降至千元,吸引28家金融機構及近200個廳局級單位合作。

從長期探索到一飛沖天:厚積薄發(fā)讓人工智能走入百姓家

中軟高科自成立之初,就把身份證件等射頻類卡片的讀卡器作為核心技術的方向。

2012年,人工智能還處于探索階段,國內人臉識別技術工程化也剛起步。然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,往往出現(xiàn)人證不同一的現(xiàn)象,尤其是銀行行業(yè)。因此,中軟高科率先布局,開始了人工智能技術研究。通過人臉識別和身份證云解碼技術相結合,提出了“人證核驗”概念,并且定義了人證核驗概念。經過長期沉淀,終于在多年后厚積薄發(fā),市場占有率一飛沖天。

2016年基于反恐形勢,人臉識別進入爆發(fā)期,不到一年時間,中軟高科的產品覆蓋新疆近4萬個小區(qū)和酒店,市場占有率一度超80%。另外,由于技術沉淀的足夠優(yōu)勢在疫情中,中軟高科還成為第一個發(fā)布健康碼、行程碼的企業(yè),并參與了國務院國康碼技術底座的建設,彰顯社會責任。

人臉識別到“萬能數(shù)字鑰匙”,中國智造的突圍之路

2023年后,面對市場飽和,中軟高科轉向技術縱深,把之前就已經研究了18年的身份證閱讀器技術進行水平整合,對常見證卡的芯片解碼技術打通,同時結合11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成果對證卡OCR識別進行進入深入研究。并做到了迅速迭代,且推向了市場。李永杰表示,中軟高科就是要做射頻證卡里的樓中平。

證卡識讀技術——自主研發(fā)的身份證卡SAM微模塊采用最先進的RFID技術,僅1分錢硬幣大小,卻可識別80余種證件,攻克了銀行卡、社保卡、護照、門禁卡等多卡信息整合難題。其讀卡器價格僅為國際同類產品的5%,打破國外企業(yè)長期壟斷。

同時,還可以通過手機NFC,將身份證、銀行卡、社?、門禁卡、護照等信息識讀至手機,實現(xiàn)“一機在手,萬卡都有”。

據(jù)貝哲斯咨詢數(shù)據(jù),全球智能卡市場規(guī)模從2020年的150億美元躍升至2024年的230億美元。中軟高科憑借技術優(yōu)勢,已與富國銀行、霍尼韋爾等50余家國外企業(yè)也達成合作,成為行業(yè)隱形冠軍。

未來目標:從B端到C端,打造全球領導品牌

中軟高科負責人表示,除了技術上的水平整合,還在做產品上的垂直整合,整合基于應用場景下的產品生態(tài),向產品下游延伸,和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合作伙伴,共同完善相應的產品生態(tài),并逐步從B端延伸到C端,從而打造全球領導品牌。

“核心技術在我們手里,總有一天會‘飛龍在天’。”李永杰表示,公司現(xiàn)階段聚焦B端市場,未來將向普通消費者滲透,致力于成為“基于NFC&AI的證卡識別領導品牌”。

從鑰匙串到數(shù)字鑰匙,中軟高科的創(chuàng)新不僅是技術的升級,更折射出中國企業(yè)在智能身份識別領域的崛起。這家豫企正以“中國智造”的實力,重新定義便捷與安全的新標準。

給作者點贊
0 VS 0
寫得不太好

C114中國通信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C114通信網”的文章皆屬C114版權所有,除與C114簽署內容授權協(xié)議的單位外,其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聯(lián)系021-54451141(汪先生)。其中編譯類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系C114對海外相關站點最新信息的翻譯稿,僅供參考,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,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;如有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。

熱門文章
    最新視頻
    為您推薦

      C114簡介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站地圖 | 手機版

      Copyright©1999-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| 滬ICP備12002291號

     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:021-544511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