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114訊 12月12日消息(南山)經國務院批準,由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,以“5G變革 共繪未來”為主題的2023世界5G大會于12月6日至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。圍繞“強基韌鏈與引領帶動”、“賦能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”,2023世界5G大會設置了12個平行論壇。
在“5G與智慧礦業(yè)論壇”上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礦業(yè)大學(北京)校長葛世榮發(fā)表演講表示,中國各類礦山約有3萬個,從業(yè)人員超過540萬人,增安、提效、減人、低碳,這是智慧礦山面臨的歷史任務。
以煤礦為例,已建設了1400個智能采煤工作面和智能掘進工作面,部署了1000多臺煤礦機器人和300多臺無人駕駛礦車。擁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炭產能,占到全國煤炭產能的近60%,這些煤礦的安全性平均提升了50%?梢哉f,智能礦山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同時,葛世榮認為我國煤礦智能化工作面絕大部分處在初級智能化階段,或者說高級自動化階段,智能化常態(tài)運行率較低。原因在于,智能化系統在井下使用的可靠性不高,難以連續(xù)的常態(tài)化運轉。
要常態(tài)化地可靠運轉,智能化系統從能用到好用,是業(yè)界努力的方向。葛世榮強調,業(yè)界除了關注裝備智能,還要關注數據智能、算法智能和流程智能。
尤其是從數據智能來看,關鍵是要有預測智能、引導智能,助力生產系統實現自主、可靠、高效的運行。此外,數據要能夠傳輸、挖掘、分析、應用,能夠交互,能夠智能感知、智能決策。
5G對于智慧礦山的價值因而凸顯。通過5G技術實現能連盡連,打通IT系統和生產系統,達到“流程5G全覆蓋,場景5G全應用,生產要素5G全連接”,實現數據的價值挖掘。
葛世榮舉例,神東集團建成了覆蓋整個集團的5G定制網,包括3個礦區(qū)的13個礦井,實現了井下設備基于5G的傳輸,基于AI的智能控制,實現了現場無人或少人化的安全高效生產。據悉,該集團一天產生100億條數據,正在探索研究數據開采工具,從“機器開采煤礦”轉變?yōu)?ldquo;用數據開采煤礦”。
葛世榮強調,數據智能是支撐高級智慧礦山的基石。“人的智慧是靠觀察力、記憶力、抽象力、思考力和行動力來支撐的。煤礦要實現智慧礦山,也得有信息采集能力、存儲能力、挖掘能力、應用能力和自動控制能力,對應人的智慧五個維度,靠的是數據智能。智慧礦山構建數據+算法+算力數智決策系統,使礦山開采看得透、控得準,從而實現高級智能化。”